1253794647 2020年7月23日,皮尤慈善基金会与SYSTEMIQ以及艾伦 麦克阿瑟基金会、牛津大学、利兹大学和共同海洋组织在内的知识伙伴共同发布了《力挽狂澜:破除海洋塑料污染》报告。这是迄今为止针对海洋塑料发布的最为全面和最有力的研究报告之一。他们在其立场文件中发布了对报告结论的透视分析,并呼吁行业领袖和政策制定者立即采取行动。 
在其立场文件中,提出商界和政界应立即采取的清晰行动,包括: 淘汰我们不需要的塑料,不仅仅局限于不再使用吸管和塑料袋,而是要迅速推广新型产品交付模式,通过无包装或可重复使用包装的方式把产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设立远大目标,减少使用原生塑料。通过这些方法,与现有模式相比,到2040年,塑料使用量应该可以削减近一半左右。与当前相比,这相当于塑料使用的净零增长。 加快设计研发速度,开发可重复使用、可循环或可堆肥的塑料产品。同时,为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也至关重要,由此我们才能提高回收和循环相关产品的能力。即便以最低成本计算,这也意味着每年需要持续投入300亿美元。因此,我们急需在全球建立机制,增强循环的经济效益,通过确保相关行业也能参与其中来提供稳定的资金流,例如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等产业主导倡议。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创新,包括创新商业模式、产品设计、材料、技术以及收集系统,从而加速向循环经济的转型。如果塑料及垃圾处理产业加大研发力度,使之与机械产业同等水平,到2040年,每年将需要10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是今天的4倍之多。




《力挽狂澜:破除海洋塑料污染》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不予行动,到2040年,市场中的塑料总量将会翻倍;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总量将会是现在的近三倍(预计从2016年的1100万吨上涨到2040年的2900万吨);海洋内的塑料垃圾存量将会是现在的四倍(超过6亿吨);与现有模式相比,到2040年,人类有望通过本报告中阐明的全面循环经济措施每年节省2000亿美元,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创造70万净增岗位。 (编辑:Nicola) |